故事365-每天一个小故事,领悟大智慧!
您当前位置:故事365 >> 人生故事 >

为什么工资称为“薪水”

发布时间:2015-07-13 20:30:16 - 来源:职场哲理的格言 - 本站编辑:好吃的都给你 - 阅读:次 - 本文约:
导读: 在中国古代,对官员的工资有多种称呼,如:“月给”、“月俸”、“月钱”等。明朝时曾改称为“柴薪银”,意思是帮官员解决柴、米、油、盐这些日常生活费用的支出。那时,官员的工资主要有土地、实物、钱币等几种

上篇回顾:破除“懒汉”思维——世界著名的《纽约时报》竟然在期号的排序上出现了一个错误。那是在1898年2月6日,《纽约时报》的期号输入要对当天的报纸输入期号,前一天的期号是14499,需要加“1”的运算,由于在个位、十位都逐渐进位而形成了习惯思维,便把百位上的(4+1)也做了千进位。所以,那天输入的期号是

为什么工资称为“薪水”[图片] 为什么工资称为“薪水” 在中国古代,对官员的工资有多种称呼,如:“月给”、“月俸”、“月钱”等。明朝时曾改称为“柴薪银”,意思是帮官员解决柴、米、油、盐这些日常生活费用的支出。


那时,官员的工资主要有土地、实物、钱币等几种形式。商周时期,君主主要把土地作为报酬赏赐给臣子。而从春秋末年直到隋唐,主要以实物,特别是粮食,作为支付给臣子的俸禄。例如,东汉时官员们领到的就是“半钱半谷”。那时,甚至连官员的衣物都是由皇上来供给,还有一些酒肉果品的赏赐,也都统统算成是工资了。


到了宋代,货币广泛流通,官员的俸禄才开始以钱币计算,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。有时也有银两和米粮同时发放的情况,但还是以银为主。这时,社会上不光是官员,像私塾里请的教书先生、给有钱人家做工的长工和佣人,也开始使用“薪水”来代称工资。如《儒林外史》中便有人用一两银子送给教书先生,作为“数日薪水之资”。


在魏晋六朝时,“薪水”这个词指的是砍柴、挑水,也有的古书中写作“柴水”。如在《南朝史·陶渊明传》里,就提到陶渊明派了一个仆人,给自己的儿子做“薪水之劳”,即砍柴挑水,也可引申为烧火做饭的意思。这在古代是过日子必不可少的劳动。因此渐渐地也开始被用来指日常生活的开支费用。如《魏书·卢昶传》中记载,如果觉得“薪水”少的话,可以重新称量。这里的“薪水”即是指日常的花销费用了。


现今上班族按月领取的工作酬劳,主要目的也是用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。所以人们也就沿用了把工资称为“薪水”的做法。
  以上就是关于[为什么工资称为“薪水”]http://www.gushi365.cn/renshenggushi/27118.html的内容分享,故事365为您分享关于人生、哲理、情感、成长、职场等相关的小故事,通过每一个小故事领悟大智慧。
儿童故事 | 成长故事 | 校园故事 | 职场故事 | 励志故事 | 哲理故事 | 人生故事 | 友情故事 | 亲情故事 | 爱情故事 | 名人故事 | 寓言故事 | 幽默故事

故事365 每天一个故事! - 冀ICP备2021015622号
(免责申明:本站内容或图片均来自网络或网友分享,因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,本站不予承担,如果内容涉及侵权,可联系下方邮箱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)
邮箱:ybbddd@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