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365-每天一个小故事,领悟大智慧!
您当前位置:故事365 >> 人生故事 >

乌干达贫民窟有个“好莱坞”

发布时间:2017-04-06 13:15:12 - 来源:富含职场哲理句子 - 本站编辑:望长安于日下 - 阅读:次 - 本文约:
导读: 人们应该很难相信:1000多元就能拍一部电影,但是在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乌干达,一位名叫伊萨克·纳布瓦纳的“疯狂大叔”用实际行动证明,即便是“五毛钱”的制作水平,只要有创意、肯实践,照样能让挑剔的YouTube网友点赞-&mda

上篇回顾:萧山事件——1768年4月8日傍晚,在浙江省萧山县,4名男子在一家乡村茶馆聚会。深色的袍服和光头表明了他们出家人的身份。巨成,48岁,俗姓为洪,本为萧山人氏。他在父母与妻子亡故后,于41岁时进了杭州的崇善庙,接受了剃度。在庙里,他和另一位比他年轻的和尚正一拜在同一位师父门下。然而,巨成在寺里的地位还未达

乌干达贫民窟有个“好莱坞”[图片] 乌干达贫民窟有个“好莱坞” 人们应该很难相信:1000多元就能拍一部电影,但是在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乌干达,一位名叫伊萨克·纳布瓦纳的“疯狂大叔”用实际行动证明,即便是“五毛钱”的制作水平,只要有创意、肯实践,照样能让挑剔的YouTube网友点赞——11年来,他拍摄了40多部动作片,每部成本不超过200美元(约合人民币1329元),在网络上收获千万点击量。其中一条评论道出人们点赞的原因:“梦想和认真这两件事,永远值得被尊敬。”


乌干达的电影业发展非常晚,2005年才有第一部自己制作的电影。纳布瓦纳就是在那时,在坎帕拉郊区的棚户区瓦卡莱开始了导演生涯。在这之前,他没有看过一部电影,对电影的认知都是“听”来的。小时候,他的两个哥哥常结伴去看电影,回家后给他模仿情节、描述内容。他最喜欢的电影是《猛龙过江》,光是听哥哥们转述就对李小龙和查克·诺里斯崇拜得五体投地,便立志要拍一部动作片。之后乌干达发生战乱,纳布瓦纳忙着逃命、养家糊口,跟电影彻底断了“缘分”。


30岁后,纳布瓦纳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。他将所有积蓄拿去报名参加培训学校,学习摄像和特效,用收集来的零件组装了一台破电脑。他分期付款买了一台摄像机,扛着机器到街头招募演员。


在纳布瓦纳最初的短片作品中,道具紧缺,因此大部分场景都是自己靠电脑特效做的。他每天剪片子到深夜,然后把短片制成DVD,低价卖给附近居民。贫民窟的人被视频中的景象震惊了。乌干达许多青年因此来“投奔”他,有的做演员,有的做场务。


纳布瓦纳在自己的砖房里辟出一块空地,创立了拉蒙电影制作工作室。2010年,纳布瓦纳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动作电影《谁杀死了艾利克斯船长》,这也是乌干达历史上第一部动作片。他将影片上传到YouTube,网友对这种极具乌干达特色的影片兴趣盎然,影片很快突破了百万点击。有位叫“阿兰”的粉丝,是一位电影节编导。他在网上看到电影,立马买了第二天的机票,从纽约飞到坎帕拉。他和纳布瓦纳畅谈一天,最终成为纳布瓦纳的合作制片人、演员。


阿兰回到纽约,他身边那些美国电影界的精英都会问他:你的良心怎么过得去?他们认为,纳布瓦纳的电影是在宣扬非洲的暴力倾向,是可怕的。如果纳布瓦纳真的想做电影,就应该拍乌干达的贫穷,这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。


阿兰把这些话转述给纳布瓦纳,纳布瓦纳说:“这些美国人只是想同情非洲。我拍的是喜剧,是要让大家快乐的东西,我绝对不会没有骨气地贩卖贫穷。如果你换个角度看我的电影,每个人都会哭泣。”对于纳布瓦纳而言,那些要求他拍悲剧的人,是没读懂喜剧里的忧伤。


因为电影,瓦卡莱从贫民窟变成了“文艺圣地”,被媒体称为“瓦卡莱坞”。去年,纳布瓦纳获得3万美元众筹资金,他决心用这钱建一个真正的工作室,开办一个培训学校,他说:“谁说&lsquo:瓦卡莱坞&rsquo:不能比肩好莱坞和宝莱坞?”
  以上就是关于[乌干达贫民窟有个“好莱坞”]http://www.gushi365.cn/renshenggushi/26865.html的内容分享,故事365为您分享关于人生、哲理、情感、成长、职场等相关的小故事,通过每一个小故事领悟大智慧。
儿童故事 | 成长故事 | 校园故事 | 职场故事 | 励志故事 | 哲理故事 | 人生故事 | 友情故事 | 亲情故事 | 爱情故事 | 名人故事 | 寓言故事 | 幽默故事

故事365 每天一个故事! - 冀ICP备2021015622号
(免责申明:本站内容或图片均来自网络或网友分享,因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,本站不予承担,如果内容涉及侵权,可联系下方邮箱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)
邮箱:ybbddd@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