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365-每天一个小故事,领悟大智慧!
您当前位置:故事365 >> 成长故事 >

就业季:编制里未必就是“春天里”

发布时间:2022-12-20 17:53:03 - 来源:伊索寓言名言警句 - 本站编辑:风尘浊酒醉无忧 - 阅读:次 - 本文约:
导读: 近年来,编制这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,在大学生的就业抉择中所占权重越来越大。号称国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热得烫手,报考人数每年都在100万

上篇回顾:不服从命令的士兵——1939年,马歇尔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后,他的军校同学、海军司令麦肯锡前来祝贺。两人聊得正开心,麦肯锡突然煞有介事地说:你知道,我的

就业季:编制里未必就是“春天里”[图片] 就业季:编制里未必就是“春天里” 近年来,“编制”这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,在大学生的就业抉择中所占权重越来越大。号称“国考”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热得烫手,报考人数每年都在100万人以上的高位运行。其中,2013年国考最热岗位的考录比竟然达到了令人咋舌的8436∶1。

表面上,社会的急剧转型带来了职业选择的风险,而体制内的工作因其稳定、未来可预见,成为规避风险的极佳选择。但实际上,工作和鞋子一样,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,而且——

【焦点回放】

对编制的执迷引人深思

文/时言平

进入2013年,“编制”话题炒得最火的是,1月4日,哈尔滨招录事业编制环卫工人的“盛况”——计划招录457人,结果有超过1万人报名,7186人通过资格审核,其中共有29名研究生报名,最终有7名被录取。落选者之一的王洋称,热衷体制内身份不仅因其稳定,而且自己落户到城市会带来就业、教育等优势,“就算是死,我也要死在编制里”。

编制为何对年轻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?原因无非是“体制内生存”更稳定、福利更有保障。当体制外竞争日趋激烈,当年轻人的创业之路越走越窄,年轻人向现实妥协,想方设法进入体制内,并不让人感到意外。

为何硕士研究生等高学历者,连环卫工人的饭碗都要抢?因为他们清晰地看到:这个看似不怎么样的岗位,实际上拥有巨大的潜力——“从科员开始做起,然后副科,到了一定的级别后,就可以自然转为公务员”。很显然,这些年轻人很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,报考环卫部门只是他们在试图用“曲径通幽”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追求安稳和幸福,也是一种追求。单就择业而言,年轻人选择更稳定且更有上升空间的单位,是符合理性的。但不得不说的是,年轻人如果不是为了公共理想,而仅仅是为了利益,将体制作为人生庇护所,在一定程度上讲,就意味着这些年轻人已经放弃了自己,意味着他们把理想和青春埋葬在了人生的起点上。怀着苟活甚至投机的心态,即便进入公共服务领域,这些人又能创造什么价值?对于这些迷恋体制的年轻人而言,之所以要“死在编制里”,背后的诉求无非是想“死在安稳中”,或者死在权势侧溢的“油水”里。

在这些心向体制的年轻人当中,有多少人具有政治抱负和公共情怀?人生刚刚起步,就想坐享其成,成为既得利益者,年轻人的这种心态,无疑是时代的不幸。如果大多数年轻人都想坐享其成,那么谁来创造未来?青春和理想被埋葬,意味着进步的动力和创造的活力被埋葬。嘴上喊着社会不公平,行为上却在拼抢不公环境下的有利位置,喊出这样离谱的口号,这便是当代不少年轻人的真实写照。

“改变命运”“寻求安稳”的理由再怎么冠冕堂皇,恐怕都无法掩盖事实:他们痴迷体制和权力,并非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理想,而是迷恋稳定环境的庇护和权势带来的好处。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”,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,生活的全部信念和人生的全部价值,或许只是想在安定的体制内安乐地死去。

【弃“编”下海】

能不能干事与编制无关

文/徐迅雷

对于编制引出的话题,类似的报道,早前就有过,我一点也不惊讶。可一位应聘者说的话,还是引起了我的深思:他说他老家在农村,打工的地方没办法把他落到城市户口,而户口的差异带来的是诸如就业、福利、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的不同。

我真的很理解、很体谅这样的境遇与心态。在城乡二元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,这孩子作为最底层的人,渴望向上有所“流动”,但固化的现实带给他的“厚障壁”,真的很难突破。若能赢得一个“事业编制”,尽管距离公务员的待遇还有点远,可是毕竟比“企业”会好很多。

可是,就我本人而言,我是彻底放弃了公务员队伍中作为领导干部的身份与待遇、“弃政从文”来从事媒体的。一个人能不能干事业,跟他是不是属于“事业编制”,真的关系不大。我深切地感到,一个人如果仅仅看到“事业编制”之重要,那人生的格局就太小了。

如果把“进入事业编制”、“考上公务员”当作求职谋生的终极理想,这多少有些可怜。而做官从政当权,对很多人来说,都是巨大的诱惑。这是如何的悖谬呢?一个社会,如果不是以这样那样的等级体制、等级待遇构成的,人的身份地位就不会变得那么敏感、变得那么天差地别。为什么一些国家,动不动就有高官辞职,换身份就像换衣服一样方便?就因为那不是“官本位”的体制,他辞官不干,去干别的事情,同样可以干得潇洒、活得洒脱。你说,那种把自己吊在“编制”上的人,能算是“创新人才”吗?

从“进取型”的人生态度看,那“死也要死在编制里”反而不是真正的“斩断自己的退路”。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是:只有真正斩断自己的退路,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!

25岁看透一生

文/何飞鹏

有一次,我去了一趟河南郑州,一位在郑州经营房地产的台商告诉我一个故事,主角是一个28岁的当地年轻人。

三年前这个年轻人25岁,在房地产相关单位工作,由于职位是个肥缺,他的薪水加上相关的补贴,总计每个月有4000元的收入。因为工作上的机缘,年轻人认识了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台商。而当时这位台商在郑州做房地产开发并不久,一切都还在起步阶段,但台商身上所拥有的房地产业知识及先进的营销理念,让这个年轻人十分向往,主动表达想追随学习的心愿。
  以上就是关于[就业季:编制里未必就是“春天里”]http://www.gushi365.cn/chengzhanggushi/20843.html的内容分享,故事365为您分享关于人生、哲理、情感、成长、职场等相关的小故事,通过每一个小故事领悟大智慧。
儿童故事 | 成长故事 | 校园故事 | 职场故事 | 励志故事 | 哲理故事 | 人生故事 | 友情故事 | 亲情故事 | 爱情故事 | 名人故事 | 寓言故事 | 幽默故事

故事365 每天一个故事! - 冀ICP备2021015622号
(免责申明:本站内容或图片均来自网络或网友分享,因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,本站不予承担,如果内容涉及侵权,可联系下方邮箱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)
邮箱:ybbddd@foxmail.com